close

[書摘]《大腦喜歡這樣學》

39

許多人深受拖拉的毛病所苦。本書會仔細討論如何對付拖延的壞習慣。現在你先只要記住這一點:如果你一拖再拖,最後你剩下的時問就只夠你拿來做表面的專注式學習,而你感受到的壓力也隨之升高,因為你知道自己不得不完成一件你很討厭的工作。於是,你在腦中留下的神經模式是模糊、破碎而且很快就會消失的,這是很不牢靠的基礎。這很可能造成大問題,對於學習數理尤其嚴重。如果你在考試之前才臨時抱佛腳,或者寫作業的時候草草了事,你就沒有給足夠時間讓這兩種模式來一起幫你理解困難的觀念和題目,幫助你融會貫通。

40

短暫的高度專注

如果你跟許多人一樣,發現自己有拖延的壞習慣,以下提供你一個訣竅:關掉手機和其他會使你分心的聲音或影像(或網站),然後拿一個計時器,設定二十五分鐘,要求自己在這二十五分鐘內全心專注在一件事情——任何你想做的事情都可以。別擔心你能不能做完,只管去做就是了。二十五分鐘到了以後,請犒賞自己,去逛網路、撿查手機訊息,想做什麼就去做什麼。犒賞跟工作一樣重要。你會發現高度專注二十五分鐘能產生多麼高的成效——特別是常你只專注在工作本身,不擔心能否完成。這種技巧稱為「番茄鐘工作法」。

如果你把這種工作法做進一步的運用,請先想像:一天結束之時,你回顧一整天裡做完的事,其中最重要的事會是什麼?想像它,然後把這任務寫下來,接著你就去做。試著每天至少投入三個二十五分鐘的專注時段,隨便做什麼都好,或者就是去做你認為最重要的任務。

一天過去,看看你的待辦清單上劃掉了哪些項目,好好品嘗這份成就感。然後寫下你明天想做的幾件要事項。及早準備,可以促使你大腦的發散模式開始思考隔天要如何處理那些任務。

41

第二章重點整理

•我們的大腦會使用兩種截然不同的思維方法——專注模式和發散模式。你在這兩種模式之間來冋切換,一次只使用一種模式。

•面對新的觀念或新的問題時,一開始會覺得被難倒,這是很正常的現象。

•想要理解新的概念、解決新的問題,你一開始要很專注,可視同樣重要的是你接下來必須轉移注意力,暫时忘掉你想要學的東西。

•所謂「定勢效應」,指的是被錯誤的方法絆住,卡在其中,無法解決問題,無法理解新概念。若能從專注模式轉到發散模式,可以幫你甩開這種效應。所以請你記住:有時候你的頭腦需要保持彈性,你要切換思維模式才有辦法解決問題、理解概念。解決問題的時候,你一開始的想法很可能方向完全錯誤。

42

用手電筒光束當做比喻來形容專注和發散模式。哪一種光線可以讓你看得更遠?哪一種光線可以讓你在較近的距離內看得更廣?

47

當你把注意力從眼前的問題移開,這時發散模式便能趁隙而入,開始在腦中大範圍搜索,尋找解決問題的大方向。當你休息完畢、回到問題來,你往往會發現,答案突然浮現,得來全不費工夫。也許你一時沒找到答案,但你往往也能得到進一步的理解。你事先得用專注模式下苦工,但是在發散模式之中浮現的這種突如其來而意料之外的答案,簡直可說是「頓悟」了。

52

而這正是為什麼如果光想要把書讀好、也花了很多時間讀書,卻不保證你真的可以學到東西。正如著名心理學家兼記憶專家艾倫‧貝德里所說:「如果沒有良好的學習策略,光有學習意願也是枉然。

多多運用回想——在腦子裡提取重點!——而不要被動地反覆閱讀,這可以讓你的學習更專注而有效。反覆閱讀課文,只在一個情況下有效果,那就是你每讀一次就要停下一段時間,之後再讀。這樣比較像是在進行間隔重複。

114

專門研究如何對抗拖延問題的專家麗塔•艾米特解釋:「為了必須做某件事情而憂慮,比實際去做那件事本身更耗費時問與精力。

拖延,是所有壞習慣當中最為重火的「骨架」。這個壞習慣波及生活裡的許多重要層面。改掉拖延這個惡習,將會出現一連串正向改變。

還有另一項極其重要的事實:人們很容易討厭自己不擅長的事;但是若你把那件事越做越好,你就越能樂在其中。

這是拖延症的典型模式。你計畫做一件你不太想做的事,大腦的疼痛中樞便亮了起來。於是你轉移注意力,聚焦在比較開心的事。這讓你覺得好過一點——起碼暫時好過一點。

拖延就像上癮症頭,它帶給你短暫的刺激,讓你跳脫乏味的現實。你很容易自欺欺人,認為你應該要善用時間,而上網找資料的效益勝過讀書寫作業。

126

你不需要大刀闊斧改變,只需要修正一部分環節,並且培養幾個新的習慣。修正舊習慣的關鍵在於先找出施力點─也就是你對於提示的反應是什麼。唯一需要運用意志力的地方,就是用意志力去改變你對於提示所出現的反應

127

你試著專心,卻來了一封簡訊害你做起白日夢,得花十分鐘才能重新回到正軌。拖延的問題就在於它是個自然而然的習慣,你還沒察覺就已經開始拖延。

129

習慣之所以力量強大,是因為它們會在腦中製造渴望。如果你想戰勝原有的渴望,給自己獎品是不錯的方法。大腦在期待新的獎勵的時候,會重新啟動連結的重大工程,進而培養新的習慣。

130

想要改變拖延的陋習,最重要的一件事是相信你能夠改變。你也許會發現,事情一變得棘手,你會渴望遁人比較舒服的老習慣。但,唯有相信新的做法會成功,才能支撐你突破難關。

心理對比法的效用正是來自現在(或過去)和夢想之間的對比。在工作環境或生活環境裡擺幾張能讓你時時記起夢想的照片,這樣有助於培養你的發散模式。要記得拿這些快樂的畫面跟此刻你所處的(或者過去的)真實而枯燥的生活進行對比。耍相信你可以改變現實!

132

如果你察覺自己逃避某些很煩的工作,不妨嘗試以下這個很棒的改造方法:把焦點放在過程上面,而不是結果。

「過程」指的是一段時間以及那段時間裡的習惯與行動,例如,「我要花二十分鐘投入工作」。而「結果」指的則是最後的成果,例如你必須完成的作業。

想要避免拖延,最好別把焦點放在結果,你反而應該用心建立過程,也就是建立習慣,讓這個過程恰好能讓你完成非做不可的討厭工作。

133

「拿書籤(或便利貼)標出每天要讀的進度目標,是個很好的辦法。這讓你立即看得到進度─看得到終點線,你會更有幹勁!」

134

如果你能在少許壓力之下學習,那麼以後你面對較大的壓力就可以應付自如。

139

一心多用,意味著你的思緒無法產生全面而豐富的連結,因為神經連結還來不及鞏固,協助製造連結的腦部位就不斷地被扯開。

149

回想練習是力量最為強大的學習工具之一,遠比僅僅反覆閱讀有效得多。

151

「記憶的一項奇妙特質是,積極重複(activerelx-mion)比僅僅只是重複,更可以留下深刻印象。我的意思是,以背誦來說,你快要把內容背下來的時候,最好稍微等一等,先嘗試回想內容,而不是再翻一遍書本去確認。如果我們用回想來叫喚出書中文句,下一次應該還能背得出來;但若是去翻課本確認;那麼以後恐怕還得靠書本。」

167

安排時程的經驗變得豐富,我也就更能準確預估每一項工作所需要的時間。你會發現,當你逐漸知道每一段時間的合理工作量是多少,你的規劃能力就會快速進步。

169

請把遙遠的截止期限轉換成每天的工作目標,一點一滴逐步完成。浩大的工程需要轉化成幾個小規模的工作,每天出現在你的日程表上。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唯有一次走一小步,最後才能完成長征。

171

避免拖延

1.我在行事曆上寫的作業繳交日期,都是真正到期日的前一天。這麼一來,我從不會拖到最後一分鐘才趕著完成,而且在交作業之前,我還有一整天的時間思考並檢查。

2.我會讓朋友知道我在寫功課。如此一來,不論誰逮到我上臉書,都會提醒我去做功課,為自己負責。

3.我把工業工程師的起薪數字寫在紙上,把這張紙用小畫框框起來,放在桌上。每當我無法專心工作,我就看一眼那張紙上的數字,提醒自己,將來一切辛苦都會有回報。

189

許多學生跟我說,他們「真的都讀懂了」,但他們考試不及格是因為他們很不擅長考試。然而他們的同學夥伴告訴了我真相:那些學生幾乎都不讀書。很遺憾地我要說:有些人誤判了自己的能力高強程度,有時到了妄想的地步。

205

善用難忘的畫面、歌曲,或者是想像力豐富的「宮殿」,它們之所以有用,是因為在你散神分心的時候,得以維持專注。它們提醒了你:「意義」對於記憶是重要的——儘管一開始設定的意義可能很古怪。簡言之,記憶術是要讓你把生活中所學的事物變得有意義、難忘而有趣

219

建立有意義的群組

還有一個重要的記憶法:創造出可以簡化内容的有意義群組。好比說,你想記住四個可以阻擋吸血鬼的植物:大蒜(garlic)、薔薇(rose)、山楂(hawthorn)、芥菜(mustard)。這四個英文字的字首縮寫是GRHM,所以你可以用「GRAHAM」這個牌子的全麥消化餅乾來記。(你從記憶宮殿裡的廚房餐桌上拿起餅乾,撢掉母音字母,就行啦!)

把數字跟某個值得紀念的事件掛勾,數字就會好記得多。舉例來說,一九六五年是你某個親戚的出生年份。或也可以用你熟悉的數值系統來聯想

223

「我經常告訴學生,與其反覆閱讀和劃重點,不如跟自己對話。聽我這樣說,他們滿臉困惑,彷彿我徹底瘋了(這倒是可能發生的事)。不過後來許多學生對我說,這種方法如今成為他們的讀書工具,確實有效。」

247

卡哈爾後來回憶,他的老師對於能力的評估採用一套可悲的錯誤價值觀:反應快被視為聰明;記性好被當成有能力;順從才是合宜的行為表現。像卡哈爾這樣克服種種「缺陷」獲得成功的例子使我們明白,老師多麼可能低估了學生——而學生則低估了自己。到今日仍然如此。

262

大名鼎鼎的達爾文也會做類似的事。他在解釋一個觀念時,總會想像有人走進他的書房,然後他會放下手上的筆,試著用最簡單的話對來人說明一番。這種方法能幫助他想清楚如何下筆陳述觀念。沿襲這種做法,Reddit.com網站有個區塊叫做「把我當成五歲小孩」,任何人都可以來此網站貼文,請網友用簡單的話說明某個複雜的主題。

你也許認為,你得先透徹理解一件事才能開始說明它。但是,請觀察一下,當你跟別人聊你在學的東西時會發生什麼狀況?令人驚訝的是,你是先設法對別人或對自己說明事情,而才從這說明之中產生理解,並不是先理解了才能做說明。有些老師經常說,他們是親自上場教課的時候才真正理解了課程內容。

263

上演一齣內心戲

想像你自己置身於你正在學習的某個領域國度裡──你站在細胞,或電子,或某個數學觀念的角度,觀看周遭世界。試著在腦中跟你新交的朋友上演一齣戲碼,想像他們會如何感受、如何反應。

272

「為自己的學習負責」,是你能為自己做的大事。以老師為中心的教學方法,把老師祝為擁有答案的人,這方式有時不免會讓學生對於學習萌生無力感。而令人意外的,教師評鑑制度也會造成同樣的無力感,這些制度使得學生把學習失敗怪罪於老師不會教,或者不懂得激發學習熱情。但,反過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是期待學生要接受考驗,互相學習,並且鞭策自己徹底理解學習內容,這是一種極為強大的學習方法。

275

真正厲害的好老師,會把要給學生的學習素材弄得既簡單卻又深刻;他會設計出讓學生相互學習的方式,誘發學生自學的熱情……還有許多教授在課堂上

並用「主動」與「合作式」的兩種學習法,讓學生有機會積極投人學習內容、彼此間頻繁互動。

278

認識「缺點」的價值

找出一個表面上看起來是缺點的特性.進行一番創意思考或獨立思考。你能想辦法消除這項特質的消極層面-甚至強化它的積極層面嗎?

279

●自學,可以使你學得極為深刻、效果極佳。

自學,可以增強你的獨立思考能力。

自學,可以幫助你回答老師偶爾出的奇怪考題。

●對於學習來說,毅力往往比智力重要。

●訓練自己偶爾去向你所景仰的人求助。你說不定會因而找到一位良師,他的一句簡單話語救有可能改變你的一生。但是不要濫用良師的時間。

●如果你沒辦法很快掌握學習的重點,請不要灰心。事情常常出人意料。學習比較「遲緩」的學生,比學得較快的學生更能看見重大的議題。等到你終於學會了,你會學得比他們更深刻。

常人都是既有合作精神,也會爭強鬥勝。總會有人抨擊或眨抑你的任何努力與成就;學著冷靜超然地面對這些狀況。

310

這種深呼吸方式,可以把氧氣送到大腦的重要部位,散發出「一切都好」的訊號,幫助你平靜下來。但是你不能等到考試當天才開始深呼吸;你在考前幾週就開始練習這種呼吸方法──偶爾練習一兩分鐘就夠──到考試當天才能順利進入這種呼吸模式(「多練習,記得牢!」)在眼看就要發考卷的焦慮時刻,進入這種深沉的呼吸模式,特別有幫助。(是的,如果你有興趣,市面上有數十種應用程式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319

毅力有時候會適得其反──毫放鬆的專注力,反而肌礙了我們解決問題。但,不管想在任一領域成功,都需要具備能看見大局面的、持久的毅力。而面對生活中難免出現的批評和必然會起伏的際遇,有時我們的目標和夢想會顯得遙不可及,此時,也唯有恆心才能帶領我們克服困難,堅持下去。

學習便具有這樣的矛盾本質。這是本書的一個中心主題。必須專注才能解決問題──但專注可能妨礙了解決問題。毅力很重要!可是毅力用錯了地方反而會造成無謂的挫折。記憶背誦可以使你成為高手──但是也可能使你見樹而不見林。譬喻有助於理解新觀念──但也說不定譬喻會害我們緊抓住錯誤的認知不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pzh 的頭像
    jpzh

    教與學備忘錄

    jpz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