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心理界限》

015

贏了,沒有任何好處;輸了,只會讓自己更嘔。

037

或許足受到傳統教育的影響,許多人在遇到問題時,第一時間只想要趕快找到一個「答案」,把事情解決掉,就覺得大功告成。很少停下來想一想,問題到底是怎麼發生的?更遑論去釐清問題究竟該中誰來負责?未來可以怎麼避免再度發生。

054

擁有健康的心理界限和堅持己見、毫不退讓是兩碼子事。有健康心理界限的人,不僅明白自己要的是什麼,同時有能力清楚地表達。因為他知道沒有人有義務猜中自己的心思、自動滿足自己所有的想像,所以把自己的想法交代清楚是關係靠近的第一步,目的是減少不確定感帶來的猜忌。但是他也曉得說出來不等於別人就一定買單,需要透過良好的溝通,才能找尋出彼此都能接受的方案或共識。

056

心理學相信當事人所做的每一個抉擇,都是當時他認為最合適的做法,在那樣的情況下,會發揮最大的極限,因為人都是趨樂避苦。只是我們經常活在錯置的時空,人長大了,策略沒有跟著調整,以至於過去能為自己帶來好處的方法,放到現在變成痛苦的來源。這都是因為缺乏因時制宜。

069

沒有人可以改變任何人,除非當事人自己願意。不管你的出發點有多良善,只要對方不是發自內心的調整,當情況和他想得不一樣的時候,他就會把責任丟給你,認為是你的錯。

071

其實適度的叛逆,是建立個人界限重要的嘗試,在過程中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不喜歡什麼。當父母能允許孩子挑戰權威,他們才能夠開始思考,有自己的觀點,而不是別人想法的複製品。如果你生長在這樣高壓的環境,雖然你不能選擇自己的爸媽,以及他們教養你的方式,但是你可以重新定義他們在你心中的位置,從不可侵犯的位置,到看見他們背後承載的壓力與難處,你就不會對他們抱持著太大的期待,進而將他們的情緒隔開來,好好地做自己。

074

唯有你的心理界限清楚了,你與他人的連結才是一種對等的互動,而不是一場關係的交易。兩個空虛的靈魂,是無法讓彼此感覺到真正溫暖的。

你必須懂得讓自己快樂,這世界才會跟著你微笑。

083

心理界限不清的人,有一個最典型的特徵,就是太習慣把別人的事,當成自己的事,一不小心就過度認真。在答應別人的請求或捲起袖子做事之前,他們甚少先停下來想一想,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自己有沒有恰當的位置或身分,提供協助?更重要的是,這件事情會因為你的介入而變好嗎?

086

真正仁慈的人,從來就不是無止盡的容忍。當一個人對自己的認知有了輪廓,他才能知道自己承載的範圍。所謂的「寬容」,是先有了「寬」度,知道自己的限制,才能做到包「容」。

088

良好的心理界限就像是在地圖上幫自己定位,不管你要的是什麼,在規劃任何路線之前,你必須先確認自己的位置、肯定自己的價值、瞭解自己的模樣,才能找出連接彼此的道路。

否則,你就算一直在移動,也不代表你一定朝著目標前進。

092

臺語有一句俗諺是:「先顧腹肚,再顧佛祖。」講的就是在發自內心做善事前,有沒有把自己先照顧好,是一件很重要的原則,否則很可能忙了一圈,到最後不僅沒有累積到功德,還可能製造了更多的業障。

114

許多學員之所以無法堅持個人的界限,來自於他太害怕與人有衝突。對他來說,從小家裡就被教導著不能吵架,大家應該相互友愛,不應該太過算計、自我,以至於他遲遲無法學會什麼是有建設的爭執,該如何透過衝突達成共識。

118

我曾經在一本書上讀過一句話:「一個人唯有能允許自己拒絕別人,他才能夠真正接受別人對自己的拒絕。

心理界限清楚了,你才不會因為害怕,而去兌現無法支付的協助。同時也能明白別人對自己的拒絕,不代表他不喜歡你,或認為你有問題,很可能只是單純有現實上的困難。

119

一旦我們的心理界限不明確,很容易就會被對方的一兩句話,調包了真正重要的問題。一如,孝不孝順與財務清不清楚,是兩碼子事,心理界限不清的人,因為太想要顧全大局,而被模糊了焦點。

而他們之所以難以堅定立場,總會因為別人的一兩句話,而動搖了自己的意志,來自於生活在群體之中,所受到的肯定與關愛大多是不足夠,很多時候個人的需要是被淡化、眨低的,一切都得先考量大家的福祉。

也因此,他人的意見變得格外地重要,如果沒有得到認同、支持,彷彿自己就沒有任何的價值。一生都不停地追求外界的認可。尤其父母的一句勉勵或讚許,是許多人心底最深的盼望。

然而,心理界限清楚的人知道,無論你再怎麼努力,都不可能讓所有人滿意。因此,真正的承擔包含著被誤解的風險。

120

若他能把做一件事情最重要的目的,放在會得到他人什麼樣的反應之前,他才能在即使不被諒解的狀況下,依然選擇做適合自己的決定。

換言之,心理界限的確立也能幫助我們在複雜的人情交往中,掌握好每一個行動背後的核心目標,清楚自己的方向-這樣就不容易亂了頭緒,跟著人云亦云,讓自己陷入父子騎驢的窘境中。

回到你身上,如果你發現自己在一段關係中,必須透過他人的肯定或存在,才能建立自我的價值,並且經常壓抑自己的需要,以符合對方的期待,或是總害怕自己會成為不合群的人,那麼,是時候該停下你的腳步,好好地檢視自己的界限是否太過模糊與糾結?

你的體貼與养良,應該留給真正懂得珍惜你的人。

136

我該默默地祈禱著她能自己發現時間不早、主動停下來,然後打道回府。或是身旁的人發現了我的扭捏,可以出手相救一下?所以我又多聊了五分鐘,但是我期待的事情並沒有發生。後來我真的受不了了,就在心裡問自己:

「如果我不告訴她,我累了,她會知道嗎?」

「會不會她現在真的陷入自己的情緒裡,無法觀察到我的狀態?」

「如果我繼續允許她發問,我有讓她在跟我的互動裡學到該學的東西嗎?」

想了一輪之後,我在她說出另一個「可是」之後,換了一口氣,以態度溫和、立場堅定地說:「謝謝妳這麼信任我,告訴我這麼多妳的事情。現在時間很晚了,而我剛剛演講完,專注力已經消耗很多,實在沒有辦法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解答妳的疑問。如果妳真的想徹底解決這個問題,妳需要的是更完整的幫助,我會建議妳除了看書,也試著找專業的心理師治療或安排系統性的課程,才能從根本解決,治標又治本。」

這位讀者一聽完我這麼說,才恍然驚覺自己占用了我許多時間,連忙道歉與道謝後,就快步離開。事後,我一直在回想,如果我當時不表達自己的狀態,又會有什麼結果呢?會不會我就假定對方是一個「白目」的人,心裡默默地打了個叉?因為我需要自己是一個好人,就得把對方當成是壞人,才能消弭心中的不滿。可是這樣做,真的有幫助嗎?

138

那一刻我突然懂了,把自己的狀態說清楚,其實不是拒絕對方。相反的,你若是真心想幫助對方,避免她做出更不恰當的反應,傷害了這段關係,你愈早把自己說明白,對方才有機會調整。否則就像那位讀者,如果我不說,讓她繼續問,而她又不是那種喜歡占人便宜的人,在她意識到自己失禮之後,會不會對我更加的抱歉?之後,反而更不敢找我協助?而我以為自己在對人好,其實反而讓對方更難下臺。

所以,那些默默承擔的朋友,在隱忍的同時,不一定讓對方覺得更愉快。而且「忍」這個字很有趣,仔細拆解,就是心上插了一把刀。當你在忍耐的時候,其實你身體是有痛覺反應的。而這樣的不舒服是一種提醒,目的是希望你除了忍,還能夠更進一步去關照它。就像身體會疼痛是為了告訴我們哪裡出了問題,提早作出調整,忽略掉、不去管他,只會讓狀況更嚴重。簡而言之,學會建立界限的首要功課,就是戒掉「忍讓」的習慣,承認自己有所期待、需要照顧。

你呢?你也是那種不喜歡開口提出要求的人嗎?總希望別人有讀心術,能猜得到你的想法嗎?希望我的故事可以給你不同的思維。當你把自己的原則或想法說出來,不等於對方就得直接買單,至少讓對方有機會進入你的世界,瞭解你的需要。如果你連一個入口都不給,又怎麼能期待對方真正認識你呢?瞎猜的結果,很可能兩個人都受傷了。

把自己說清楚是一種習慣,而做到這件事情的前提是,你得花一點時間好好問問自己,我真正要的是什麼?不能只存在模糊的感覺。當你不知道自己要什麼的時候,別人給你什麼都不對。你的不好意思,是別人挫折的源頭。

也許別人不是故意要傷害你、侵犯你的界限,而是他真的摸不著你底,一不小心就踩到你的線。你若真想體貼,從現在開始學著說清楚吧!你想要的親近,不侵犯,才有可能發生。

142

直到有一天,我遇到一個前輩,我告訴他執業的困境,他聽完點點頭,帶著一抹微笑說:「當妳要治療一個人的時候,妳就不能太認同他的故事。

一時間,我無法理解,還有一點生氣地質問:「不能太認同?你的意思是要我不相信個案說的話嗎?他們會騙我嗎?」

前輩搖搖頭緩緩地嘆了一口氣:「他們說的都是真的,至少在他們的世界裡是真實的。也因為他們相信了這樣的觀點才會動彈不得。妳要做的事情,不是幫他『解決』他的問題,而是讓他看見白己是怎麼走到今天這個田地,讓他重新做一次選擇,決定要不要改變?

144

我可以當他生命的見證者,陪他走一段路,說該說的話、做該做的事,如果對方執迷不悔,我必須學會放手,即使知道對方會跌倒,我一樣不能扶。假使我因為心疼、捨不得,不希望他走冤枉路,代替他處理他該面對的事,他就得不到應有的成長。就像那位前輩的指點,沒有讓我親身體會的話,我也不可能做到真正的放下。

我不能把對方的重量扛在自己肩上,好像他沒有變好都是我的問題。這樣的心態會讓我們只專注於把「問題解決」,而不是怎麼讓問題「不再發生」,就像打地鼠一樣,打愈快,地鼠只會愈來愈多。若不想疲於奔命,你得學會把插頭拔掉。

145

當問題又出現時,請別急著跳下去幫對方解決,或把對方的壞心情當成自己的事。在對方沒有準備好要改變之前,我們唯一能做的只冇「等待」。

等待,不是被動、不作為的。我喜歡把這兩個字拆開來理解,「等著」與「待著」。

146

等著,讓我們知道時機的重要,有些事情急不來,必須要有關鍵的轉折才能翻轉,或是當對方夠痛了才會真正的驚醒,在行為上做出改變。慢慢來反而比較快。待著,是不間斷的蟄伏、看顧和關照著,雖然我們的身體沒有行動,但是我們的心一直是保持著觀察、在意著對方。那是一種持續地投入,你知道自己的關注從來沒有移開,只是不再跟著對方大驚小怪。

等待,是一門智慧,更是一種修養。當你能夠停止無用的重複模式,關係才有可能長出新的互動。捨不得,終究得不到你想要的圓滿,懂得說「不」,捨得讓對方承擔應有的責任,你給出來的善意,才能帶領他一步步邁向天堂。

168

當你發現自己好像又開始忙得像顆陀螺,不停地打轉,這時不妨問問以下幾個問題,或許就能幫自己把界限慢慢地找回來,活得自在優雅。

•這件事情是怎麼發生的?和我有關嗎?誰是真正該負責的人?

•如果我介入了,對整件事情會有什麼影響?

(請你明確列出好的影響&壞的影響)

•我計劃怎麼解決?有沒有替代方案?非得由我處理嗎?

•我需要付出什麼代價?這代價我可以欣然接受嗎?我能承受的底限是?

•過程中如果發生困難,情況不如預期,我可以從哪裡得到協助?

•完成這件事情我有什麼感受?我會更開心?還是更疲憊?

當別人丟球給你時,別急著做反應,花一點時間釐清自己的想法,搞清楚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也許問題還沒問完,你就已經知道該怎麼回應了。

172

總括來說,當你在表達自己的界限或期望時,不能只告訴對方「你不要他怎樣」,同時你也要說出你可以接受的條件與作法。如果對方願意尊重你的遊戲規則,關係就能夠繼續互動下去;如果對方侵犯你的領域,不論是時間、空間或情緒,你要能做出相對應的行為,離開或阻止對方繼續這樣對待你。

173

用心理學的方式來說明的話,就是:重新框架(reframe)。這是一種認知的技巧,透過意識焦點的轉移,當事人開始從不同的角度觀察事物,不再執著於某一種想法,可以看見其他的可能性,進而賦予事物新的意義,或是感受到背後隱藏的正面力量。

愛迪生有一句名言:「我沒有失敗,我只是找到一萬種行不通的方法。」就是一個很好的範例,讓失敗不在是一種無助消極的狀態,而是更接近成功的過程。懂得自我反省是一件好事,但是把所有的責任都攬在身上,很容易變成自我攻擊,無法看見過程中的力量與學習。重新定義目的,是找出新的可能性,讓事情有不同的進展,而非停滞不前,活在過去的創傷中。

182

其實,你不試著放手,你就不會知道對方擁有多少解決問題的能力,很可能我們的過度擔憂,反而限制了對方的成長。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不懂得去澄清事實,一昧地只用自己的以為去推論對方的狀態,就會卡在同樣的情節裡,不斷地輪迴、重播、難以改變。

你得學著培養「核對」的能力,不害怕把鍋蓋掀開來,才有機會加入新的觀點;同時問題也可以提早被發現,不會一直積累著,直到最後一次大爆發,造成難以挽回的悲劇。

 

策略一:有效管理個人時間,不被別人的事情移花接木

策略二:做好財務管理,過一個有節度的人生

 

192

要能夠按事情的輕重緩急,決定自己處理的方式,而不是發生的順序,事前的規劃與準備是關鍵。但是一般人常常會忽略「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像是運動、投資、減肥、學習、規劃……等。這些活動暫時不去執行,並不會有立即狀況。可是長時間不運動、超重,就會危害身體,等到生病不得不看醫生時,就變成「又緊急又重要」的事情了。

195

面對這樣的情況,我一方面強化瑞廷的自我意識,讓他知道設立界限對自己和他人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我直接從時間下手,請他開始練習在回應他人的請求前,一定要把時間手札或表格拿出來,看看自己最近的生活節奏為何,再思考能不能加進新任務。

此外,我請他把一直想做的事情列出來,一一填進手札中。換言之,不是等自己有空才來做想做的事情,而是在其他的事情還沒發生前,就先預訂下來,屆時才有可能真的去完成,不會被擠壓而犧牲掉。

199

「可視化」的紀錄,對心理界限較為模糊的人,可以產生一種具象的圍籬,讓他們有勇氣推卻不屬於自己的責任。面對金錢的議題,同樣的我請他們兩個人按照以下的步驟,有意識地盤點自己的資源。

202

和時間管理的原則相同,當你把資源花在自己身上,勢必就無法應付外界太多的期待,並且有能力慢慢地長出對自己的認同,相信自己是有價值的,不再需要透過交換,來贏得他人的肯定。

如果有朋友要求你無酬幫忙,你心裡很清楚每個月支付的帳單有多少,壓力有多大,實在不能夠拿自己賺錢的時間或機會做面子,你自然就能把界限維持好,不隨之起舞。

206

面對這種時刻,你必須謹記「界限」,是為了讓你更快地意識到自己發生什麼事情,避免別人重複的侵犯你的原則,讓你疲於應付,從中學到珍貴的經驗,不在糾結於同一件事情上。簡單的說,有界限不是別人就不會傷害你,而是你不會允許再有「下一次」的機會。

換言之,界限,追求的不是讓每個人都舒服,隨時隨地都保持周全。相反地,必要時刻你要拿出勇氣,斬釘截鐵地拒絕,即使對方出言不遜,依舊桿衛到底是必要的手段。

封底

我們可以不計較,他人不能理所當然

心理界限被踏線最常發生在伴侶、親子、職場、甚至各種人際關係之間,特別容易出現在「以和為貴」的華人社會裡。我們從小就被教導「退讓」是一種美德,做人要善良不計較,但是一旦這些付出的關係失去平衡,讓我們一直處於討好別人,自己卻變得不好的狀況裡,反而讓我們失去自我的價值感,活得很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pzh 的頭像
    jpzh

    教與學備忘錄

    jpz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